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专家热议“神话学文库”
发布日期:2014-01-15    文章来源:    分享到:
        “神话学文库”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从部分品种出版到第一辑17种全部出版上市,持续受到热议,相关专业的专家纷纷撰写书评或发来邮件,发表自己对“神话学文库”的看法和观点。

  

        2013年6月21日,“神话学文库”两岸学术交流会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彭兆荣教授:神话作为我们中国整个的文化,需要到文化源头上去找,那么这就是一个知识考古学。今天在复兴博物学的时候,神话一个是可以作为先导,它原来可以进入正统但没有进入正统,变成另外一种历史遗产,而且更多的是活态遗产,在百姓里面,在生活中间,流在民间。另外就是认知。我们今天重新考古是以全新的感觉全新的感受,我觉得今天到了一种重新来整合,图文并茂,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这个时代也是回归神话的时代,我们今天喜欢读图,我们早期所有的文字的前身就是图像,我们从前期的许多东西中可以找到我们中国最完整知识原型。我们今天如果按照舒宪的恢复大传统,要在认知上找到源头,我觉得禹贡啊,周礼呀,这些东西也都可以使我们在中国的知识源头上去做一个反省,这些东西它其实是另外一条路在民间。神话应当走前经典化,如果可以实现,中国的神话学可以推进,不管是给中国自己也好,还是走到世界舞台上交流也好,就会有一个更大的份量。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柳倩月教授:民族地区,如巴蜀、巴楚交界地区的土家族等,就有不少的神话,但很少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其实这些神话非常有意思,而且至今在当地都有很大的影响。希望神话学研究能注意到这些地方,也希望“神话学文库”能将我土家族神话研究成果吸引进去。

  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程金城教授:从选题设计上看,后面还要出第二辑第三辑,每一辑主题能否更集中,某一辑可能主要是理论方面的,某一辑可能主要是史料或其他方面的。这样的话,每一辑都有特色,读者在购买的时候选择性会比较强。

  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主任高莉芬教授:台湾地区的研究者也正在努力建立中国神话学自己的研究体系。西王母神话转换了一种方式,仍然存在于青海等地。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深入民间,从民间习俗、信仰中探寻中国神话。现在越做神话越有兴趣,在看的过程中,我就会去看古代著作怎么样表述神话,因为跟很多学科都有关联。我们可以有我们自己的神话,“神话学文库”如果未来继续做的话,一定可产生很大影响力。中国人要有自己特色的神话学理论。我们可以和西方做比较,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神话研究和神话学的特色。学术研究除了学术会议外,一个就是期刊,第二个就是专书。如果是以“文库”的方式,可以把这个学科带到我们自己的学科里面产生影响,也可以跨学科产生影响。

  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林淑贞教授:中国的神话应有自己的面向,可以开展中西对照研究。西方的文化体系和中国有很大的不一样,这就提供了一个多面性的素材,从中探索与西方不同的文化和面向。“神话学文库”的第二辑、第三辑,首先进行一个溯源,然后再做中西对照,中国学者研究西方神话,在利用西方理论的同时,开辟出中国神话研究面向的可能性。神话学研究开展时,不是借助西方,而是运用中国固有的文化的特质,有许多方向可以去开发研究。

  

        2014年1月7日,“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座谈会

  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教授认为,“神话学文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神话学进入了一个以开放的心态、历史的眼光、多种的范式、宽阔的胸怀为学术理念和学科特点的全新的历史时期。神话学成为一门普遍受到社会和学界重视的显学。

  《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上、下册)编选者、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马昌仪教授在会议上说她选编的这本书是为了向一个世纪以来为中国神话学做出贡献的学者者们表示敬意。并与在场的全体参会嘉宾一同怀念中国神话学的创建者与开拓者,并向老一辈神话学家致敬。

  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秘书长汤晓青在发言中表示:这些年神话研究对于民族文学研究的推进,除了理论上、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更多的是提示我们关注民间的、活态的文化传统和信仰系统。作为学术上有多方面联系的兄弟所,汤副所长期待文库第二辑、第三辑的出版,也希望将来发展的过程中,能有更多民族文学的维度。

  资深出版家、广西教育出版社前总编李人凡对我社承担这样的大项目表示佩服,他表示这体现出了出版人的道义感和对学术的敬畏。李前总编认为,做出版最精彩的是培养一批专家、学者,更高境界的是能够推动一个学科的诞生,这一点,希望师大出版社通过这套文库努力做到。

  中央美院教授、神话学会副会长、楼家本艺术馆馆长楼家本说,中国神话是我国非常好的文明与文化资源,有很多空间可以去发挥和利用,“神话学文库”是一个经典的结晶。并建议不断完善,使文库更系统化、多样化、多元化。

  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吕微发言说,“神话学文库”视野开阔,是跨学科的成果。目前这一套书比较偏重时间上的文明起源讨论,另一个空间性的基础部分的讨论也可以进一步展开。吕微认为“神话学文库”的出版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创。因为讨论当下生活基础的神话时,会有更多人类学的、民俗学的、民族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语言学的、文学的专家会进入这里面来。

  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民间文化论坛》主编安德明认为,首先“神话学文库”将中国学者的原创和国际神话学理论的引进结合在一起,很有价值。他说自己更感兴趣的是文库中翻译的几本书,比如《苏美尔神话》和日本学者吉田敦彦的《日本神话的考古学》。其次,“神话学文库”的一个显著特点里看到了中国的汉族神话、少数民族神话与国外相关的神话研究是打通的。他建议更多翻译神话学理论或各学派的重要经典著作,并建议将国内少数民族神话学的研究成果翻译过来,使中国神话学、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与东方各国家的神话研究结合起来。安德明还希望我社把文库第二辑、第三辑坚持做下去,做成三十本、五十本,就像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集成》一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表示,叶舒宪教授的神话学研究对其他人文学科的影响非常大。陈教授并就文学和历史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岗龙是蒙古族人,他高度评价“神话学文库”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感染力。建议文库第二辑第三辑引进更多最新经典性著作的翻译。

  “神话学文库”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说,“神话学文库”第一辑出版就是17本18册,继续出版下去会是一个非常的、壮观的神话学的出版事件。叶舒宪教授当主编,“神话学文库”的编者和作者队伍都是一流的,这套书的学术品质是值得信赖的。文库的大部分著作都是集中展示大家多年研究的成果,是国际性经典和本土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交融。同时,“神话学文库”非常开放,向学界展示了最新的神话学研究视角、理论和方法。相信这套书的出版不仅能开阔视野,深化现有的研究,而且能够进一步地推动神话学未来的的建设,可以说,这一套丛书是神话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的事件。杨教授表示会将“神话学文库”推荐给学生做为参考书目,相信会对现在的年轻人起到启蒙、开拓的作用,并使大家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神话学和国际神话学研究的成就。杨利慧教授还向参会的各位嘉宾介绍了她和她的学术团队合作完成的两本著作《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中国神话母题索引》的情况。杨教授还建议在第二辑中有更多本土性的原创著作。

  “神话学文库”译者之一、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户晓辉说“神话学文库”是叶舒宪教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追求的结晶。希望这套书后续的出版更加系统,多翻译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神话学的经典性著作。户晓辉谈了他在翻译工作中的体会,认为准确的经典的翻译有时比原创性创作更难。

  “神话学文库”译者之一、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副研究员唐卉主要谈及了《日本神话的考古学》一书的学术价值。她认为本书告诫每一位在日本列岛上考活的人,要丢掉幻想,认清文化多元的事实。日本人唯有寻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更好地接受过去,面对现在,迎接未来。

  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认为,叶舒宪教授主编的“神话学文库”体现了中国神话学的最新成就,也反映了国际神话学的主流动态。本套书将中国和世界的神话研究汇聚在一起,为中外比较研究提供了方便,但真正融会贯通还需努力,此外,中国神话在世界神话研究中的位置还有待阐明。

  专家研讨会主持人、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在最后的发言中说,杨利慧教授的《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和《中国神话母题索引》将来会有很大的影响,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神话的整体风貌,这个是其他研究所不能替代的。他同时强调,真正优秀的翻译也是原创性的劳动。尹所长建议在文库下一辑中,加强关于少数民族的神话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成果将会给世人很大震惊,需要加强研究,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