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中国艺术报》刊发《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书评
发布日期:2022-04-29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4月27日出版的《中国艺术报》,刊发了由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副教授申朝晖撰写的书评文章《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批评理论话语创新的努力实践》,向读者介绍并推荐了总社图书《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 

微信图片_20220429094709.jpg

书评链接:

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20427/index.htm?page=/page_3/202204/t20220426_591405.htm&pagenum=3    

全文如下:

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批评理论话语创新的努力实践

——评陈旭光《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

申朝晖

随着媒介技术变革和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愈益深入,当代中国影视艺术与批评进入前所未有之变局,新技术带来新美学,“互联网+”环境下海量自媒体、微影评正在合流成不可小觑的舆情新力量。相对行业的日新月异,影视批评理论的建构与更新明显滞后。新时代亟须契合当前影视产业发展实际的批评理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的《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对新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遭遇的新媒介和新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和理论重构,是当代电影批评理论的重要突破与成果结晶。 

微信图片_20220429094716.jpg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最高形态,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衍生物,《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从艺术的整体高度进入电影批评的具体阐释,彰显出专业广博的理论深度和“整体观”的批评视野。本书将电影批评纳入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予以整体性观照,对中国电影批评的理论渊源与当代转向进行系统梳理,在溯源艺术批评历史背景的同时,提出艺术批评的“整体观”,并在“大艺术”的学科门类里发现电影批评理论的发展流变,这种“整体观”艺术视野的运用,使得理论的阐释呈现出开阔而透亮的境界,甚至学界某些“悬置”已久的诸如“外来与本土”“传统与创新”“现实主义的消长”,以及“艺术/产业”“工业/美学”孰轻孰重等问题也有了相当务实且极富说服力的答案。在此,陈旭光充分肯定了批评本体的独立性和批评主体的能动性,认为电影批评是一种“二度创作”也是一种再生产和再创造,但批评必须务实,追求对创作现实、产业现状的“介入”。本书以“批评”为草蛇灰线,串联打通创作主体、作品、接受/批评和世界四个维度的体系大循环。在此基础上也打破了过去分而论之和以“编”为主的惯例,重新梳理中外艺术批评方法,探讨其当代运用和“本土化”移植的新变及可能性,实现批评理论研究的话语融合与话语创新。

  电影是艺术,也是工业。《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超越传统“美”与“实用”、艺术与产业的“二元对立”,以极富整体意识的批评思维建构“电影工业美学”和新的以“创意”为导向,综合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电影产业批评标准。在传统电影批评理论的写作中,产业研究作为“方法论”的系统理论阐释一直阙如,相关研究多徘徊于学术前沿的理论探讨,未能真正下沉。

  《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所建构的在“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产业批评研究范式的拓展,是影视批评研究的重要突破——既是方法变革也是话语创新。本书系统阐释了产业研究与“电影工业美学”的关联性,悬拟理论视域,革新批评方法、批评目的和原则,并将其置于同“作者论”“类型批评”等传统影视批评方法并重的位置。这对于长期受困或被诟病于理论贫弱、学理匮乏、方法混杂的电影产业研究而言,是影视批评史上一次“方法论”意义上的“补阙”和系统深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研究学科“合法性”的确立。在电影类型化发展尚不充分、中国电影产业仍处升级换代的过程当中,陈旭光所倡导和建构的“电影工业美学”,即一种兼顾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协调电影美学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均衡之美是理论的务实。他认为创作者应秉承电影产业观念与类型生产原则,适度弱化私人经验,代之以理性、规范化的工作,在服膺“制片人中心制”的基础上,做好“体制内作者”。这种兼顾艺术与工业双重特征的批评标准也契合了电影作为大众消费之“常人”艺术的审美诉求。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最为大众所关注的影视艺术更是需要这种科学、理性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批评理论来引领行业的良性发展。陈旭光多年致力于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与体系建构,笔者认为,他近期连续推出的《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新世纪、新力量、新美学——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研究》以及这部《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构成了其电影工业美学“三部曲”,再加上他近年的电影年度“蓝皮书”研究系列丛书,正在汇流和打通理论界、创作界和产业界三大领域。这本《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是该维度在方法论上的一次推广和深化,这不仅是电影批评理论史上的重要突破,也必将助力于当前艺术与产业的大融合和可持续性发展。

  媒介大变革时代,艺术变化之快正在倒逼艺术理论的调整和适应。新旧转型之际,陈旭光以“多元开放”的批评精神对互联网重塑下的影视批评巨变进行多维度的理论阐释。媒介革命正在改变着影视生产和消费的整个生态系统,也在改写着影视批评的方方面面。最表层的是批评文体形态之“微”的改变,面对微时代的“微影评”,《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肯定了网络影评的即时性和大众性对于电影营销的重要影响。而在批评主体之深层变革上,本书探讨了基于“网络社区”化的影视批评与“公共文化空间”扩张的关系问题。互联网时代,影视剧以“议题化”形式融入大众的日常审美生活当中,影评(以“微批评”为甚)的书写、阅读和转发成为公众表达自我的工具和符号。在全媒介加持下的批评主体的身份往往具有复合性,他们既是批评的创作者,也是批评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从大众消费和接受层面来看,高雅艺术与大众通俗艺术的界限与鸿沟正在被抹平,影视批评所建构的“公众文化空间”实际构成了大众“启蒙的训练场”。当然,批评主体的下沉必然带来批评声音的“众声喧哗”,面对日趋分众化的影视生产,我们应该相信影视艺术所具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与弥合作用,更要谨记电影本为“造梦”的艺术本质。正如《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所倡导的,这个时代需要一种“多元开放”的艺术评价标准。

  在“互联网+”的全媒介大背景下,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文艺批评的引导。陈旭光秉持“多元开放”的批评精神,努力建构“历史-美学”“艺术-工业”大融合的整体批评价值观体系,这是一位批评家、理论家面向时代与未来的理论务实和前瞻把握。去年8月,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包括电影批评在内的文艺批评提出了高远的标准和期待。《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对于当代影视艺术与批评新变的理论观照和系统阐释正是对电影批评理论的有益探索,是电影批评理论话语创新的努力实践。

(作者系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