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陕西日报》刊发《中国人的大局观》书评
发布日期:2022-10-28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10月22日出版的《陕西日报》,刊发了总社编辑宋媛媛撰写的书评文章《灵光一现的捕捉——读穆涛的历史散文》,向读者介绍并推荐了总社图书《中国人的大局观》。

1.png

书评链接: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210/22/content_795806.html

全文如下:

灵光一现的捕捉

——读穆涛的历史散文

宋媛媛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学者散文在文化界流行开来,金克木、张中行和余秋雨等人的散文创作,受到了批评家们的极大关注。所谓学者散文,就是作文时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其中,让满腔的人间情怀有个落处。主编《美文》的穆涛,自然对这一潮流关注有加,曾经在《美文》开专栏连续数期跟踪约访,让各路名家们同台献技,好不热闹。

  作为编辑的穆涛,其实更是个作家,他的散文集《先前的风气》曾经荣获“鲁迅文学奖”和“中国好书”奖。贾平凹说:“穆涛的文有点儿像黄宾虹的画,以世界的角度来审视和重铸民族的传统,又借传统的伸展或转移来确立自身的价值。”而丁帆教授则评价道:“以杂文进行思想表达,自现代以来一直是以鲁迅先生的‘匕首与投枪’式的战法而闻名于世,而沉潜于典籍背后的间接表达方式是当今少有的文体,用‘穆涛体’冠之亦不为过。”

  穆涛散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都很少孤立、死板地进行描写和阐述,而是动态遍观,活泼泼生机无限。他的读史,不是厚古薄今,而是以古鉴今。他在旧学新知的烛照之下,大开大合,还历史以素颜。难得的是,他并不板起面孔好为人师,其中接地气的话俯拾皆是,读之令人会心一笑。

  穆涛是被贾平凹从廊坊“挖”到西安的。燕地的慷慨悲歌浸润了秦地拙厚旷远的气韵,愈发让穆涛显得智慧而从容。

  多年来,穆涛苦心研读秦汉典籍。这一读不打紧,由《史记》到《汉书》,从贾谊到董仲舒,一路读下去,竟然读出了气象万千,读出了风云激荡。读着读着,真就读出了自己的东西。

  他的文章渐渐有了汉儒的大气和素朴,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他写得少,但钻得深,冷板凳是能坐得住的。穆涛突破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表达逻辑,一点点考据爬梳出汉代文治武功背后的阴影以及微光。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不繁文缛节,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清白明净的历史书写和微言大义之中。

  进入大局,却是从小处着眼的。在穆涛的《中国人的大局观》一书中,他写历史,不是“我深入你之中”,而是“我与我,周旋久”。这就意味着,他不是寻章摘句,更多的是以细节的东西去抵抗宏大的东西,用小的东西去抵抗传统的大框架。他是为活生生的人而写的,并不遗余力地与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贴身肉搏”,那种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几乎让人拍案惊奇,浑然忘我,有“凉夜听说书,心潮沸七海”之感。

  借鉴宋史学家邓广铭先生的说法,历史研究有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年代学和目录学“四把钥匙”。穆涛是掌握了机关之钥的人。他将众多史料排列比勘,辅以白话解读,每一字句皆是其来有自。所以,这本书的语言不是古色古香的,也不故作学术腔,而是带着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特色,如此接续古今的尝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并不是一本你随便拿起来翻两页就能立刻获得什么真知灼见的书。在穆涛的行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纯粹表达个人好恶的评判之语,但某种难以明晰的文学性仍然从句子之中逸散出来。他仿佛无意识地为读者留下了一道阐释之门,让我们得以重新打量“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远古的声音,在那个草莽与赤忱的年代,采诗之人清扬的木铎之声悠然而来,周公谆谆切切的训诫亦犹在耳……

  这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恨不得站起来,要在屋里转几圈,因为内心的激动抑制不住,必须得走几圈才能平息下来。那些看起来只是由纯文字构成的世界,充满了飞扬的灵性,有智识的快乐,有人性的欢歌。

  穆涛曾说,作者写作,判断力是第一位的。我更愿意相信,好的文学写作的前提是想象力,只要能自圆其说,这个想象力能够得到解释,就是好的东西,这与具体什么样的背景经历其实没关系。想象力飞扬的时刻,那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狂喜,对生命光谱中灵光一现的捕捉,对不可见者的照亮,正是文学不可匹敌的力量之所在。

编辑/李宣仪 审核/王笑一